我國規定,專科畢業五年后,本科畢業三年后,碩士畢業兩年后即可報考MBA。由于高薪的巨大吸引力,許多學生在沒有達到條件前拼命復習,一達到條件就報考MBA,不少人以高分被錄取。
國內的MBA教育由于不需要對于個人實際管理能力進行考察,只需要達到畢業年限通過國內的聯考即可入學,這樣一批學生也非常聰明,學習能力也非常強,但是,由于他們對于學習MBA真正的意義不明確,又因為缺乏實踐經驗,在MBA案例教學中明顯跟不上。從近些年的培養實際看,統考全日制MBA年齡偏小,在管理潛質,教學效果等方面不如在職MBA。
一位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說:近幾年國內報考MBA的學生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。他們很擅長考試,分數很高;但由于工作時間短,沒有累積到一定的實務管理經驗。即使教室中的課桌都是圓形排列,導師站在中間不時走來走去,嘗試激發學生的共鳴回響,但在工商管理案例研討課程中,他們就是無法深入參與。
赫爾大學格林威治商業管理學院的Steptlon曾在國際MBA巡展活動中接待了千余名有報考MBA意向的咨詢者后說:”我覺得合格的不多,最多有5個人吧。大多數的人見到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,你們學校的學費是多少?你們學校在倫敦嗎?我在倫敦上學的同時可以打工嗎?如果我去上學,可以帶我老婆或丈夫嗎?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想去上學還是想干什么。”
只有一位中年男子給Steptlon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這個人在外企工作了10余年,英文非常流利。他介紹了他的成績和對未來的想法,他在管理工作方面的資歷也很好,而且具有很強的人際溝通能力。但是很可惜,他沒有本科學位。即使這樣,Steptlon表示回去后仍會向學院竭力推薦此人。
根據對哈佛、波士頓大學等頂尖商學院近年的MBA招生情況分析,在申請MBA時,申請人的職業經歷非常重要。特別對年紀較輕、資歷較淺的申請人來說有以下職業背景者被錄取的機會將大大增加:
自立創業并且有很好的成績;
在有一定經濟規模的家庭企業、管理顧問業、廣告行銷業、投資銀行業里任職。
究其原因不難發現,與其他行業相比,這些職業都為從業者提供了參與全面管理的機會:這些職業的變化性較大,從而對從業者適應能力的要求更高,這些職業都需要從業者參與企業決策,這些職業都為年輕人提供了接觸企業高層的機會。因為這些能力對MBA考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。
MBA的目標是培養理論水平、操作能力兼備的高層次、高素質工商企業管理人才。MBA是一種實踐教學,而不是傳統的理論探討,如果只有高分,而沒有相關實踐經驗,就不能稱之為MBA。
所以對于MBAer來說,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學習需求,不要盲目隨報考風潮去參加考試,要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再去學,才是MBA學習正確的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