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時間10月22日至10月25日,超過430位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160家商學院EMBA項目的主管院長、項目主任和任課教授代表等聚集美國西雅圖,召開全球EMBA委員會年會。
與往年不同的是,本次EMBA年會上首次設立中國分論壇,由中國代表主講,向全球同仁介紹中國EMBA16年發展歷程,并共同探討中式管理教育遇到的機遇和挑戰。
此次年會,美國商業周刊EMBA排名巨頭、英國金融時報全球100強、QS排名、經濟學人雜志排名靠前的世界頂級EMBA項目悉數到場。四天的論壇講座內容豐富、精彩紛呈,圍繞市場人才需求、EMBA教育管理、在線服務方式等話題深入探討,國際教育專家現場交換意見,尋求合作、互動、共贏的機會。
來自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吳波寧在論壇上談到,過去幾年,國際上那些過于固步自封、不愿意為中國投入資源的項目,逐漸被市場嫌棄,自動退出歷史舞臺,為更多高級管理層的非學歷教育騰出施展空間。眼下,中國的商學院正積極參與國際認證,注重提高中國學校持續關注的教學質量,幫助學院教師和員工進一步提升自我實力,邁入新的發展階段。
吳波寧表示,這次來參加全球年會的中外合作項目能夠扎根中國,正是中國堅持與世界接軌的EMBA教育成果。近年來,中國商業教育孜孜不倦地調動資源、投入研究、撰寫案例、調整課時、課長、授課方式,使學生能夠快速適應課程,快速被培養成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。
在擁有前沿視野和本土經驗的廣闊平臺上,學生們不僅能有效拓寬視野,還能得到更多全球合作的機會,接觸一流企業管理理念,在自身的職業實踐中開花結果。在這一背景下,同濟經管學院正向全球發出邀請,啟動新一輪教育管理的提升,引進更多國際頂級師資,并加強研究投入。
中國EMBA教育在16年漫長的發展過后,同樣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Global EMBA項目主任駱鶯也在演講中介紹,中歐除上海小區外,已將衛星校區遍布北京、深圳、瑞士蘇黎世、非洲等地。她表示:全球化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,這兩年中歐EMBA新開設的海外模塊,出現“爆棚現象”,體現出中國EMBA學生對海外市場拓展的急切心理和快速增長的需求。
商學院大百科總編輯趙鷹系長期跟蹤中國EMBA的發展和變化的專家,在本次論壇中擔任主講嘉賓。她表示,自2001年中國正式批準開展EMBA教育以來,僅僅十余載,國內已經涌現出很多優質的EMBA項目。在英國金融時報FT全球EMBA排名世界前100的榜單里,中國的項目已經從1家上升到17家,前50名占15家,前15名占7家,前5名占3家。這一系列數字和成績彰顯出中國高級管理教育的飛速發展。
與此同時,趙鷹也指出,中國學生對學位的向往,已經逐步轉化為對于知識的渴求、經驗的習得和全球領導力的提升。他們正在有意識地以職業經理人的標準要求自己,加強全方位綜合能力培養和發展,而這也應當成為未來EMBA教育的核心價值。
參會的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和高管培訓中心副主任蔡侃認為,隨著中國“一帶一路”走出去的倡議實施,目前他們在馬來西亞開展的EMBA課程受到當地學生的追捧和認可。他歡迎更多海外同仁共同合作,把高質量EMBA教育送入更多發展中國家去。
這些年,中國EMBA教育在中外合作辦學的探索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這次參加年會的中國EMBA項目包括清華EMBA、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、清華-INSEAD雙學位EMBA項目、北大光華-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雙學位EMBA項目、同濟-德國曼海姆雙學位EMBA項目等,他們憑借全面的教育體系、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卓有成效的教育成果,在論壇中脫穎而出,引起國內外嘉賓的廣泛關注。
EMBA是對職業人對未來的投資,EMBAC執行董事長Michael Desiderio表示,隨著職業經理人需求的增加,EMBA與企業接軌的探索性項目、新產業項目將成為非學歷教育的催化劑。而全球委員會年會,正是一個國際同仁碰撞教育理念、尋求合作契機的平臺,通過1+N的合伙模式,增加項目厚度,提升質量高度,讓EMBA教育成為真正推動商業社會進步的無價之寶,從而促進企業與行業的蓬勃發展。